国际水管理联盟(AWS)是企业、非政府组织及公共部门的全球成员合作体系。要求成员采用和推动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通用框架——国际可持续水管理标准(“AWS 标准”),促进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AWS标准的目标是推动可持续水管理,即通过各利益相关方参与,在场址和流域层面采取行动,实现社会和文化公平、环境可持续和经济有益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为有效应对越来越严的水资源管理形势,提升全员节水意识,组织实施AWS(国际可持续水管理认证项目),低温事业部承接集团工作以武汉工厂进行认证,需对以下信息进行公开公示:
人生就是博高科乳制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AWS水管理信息公开披露计划
一、企业与水管理相关的组织架构
二、环境合规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人生就是博高科乳制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环境合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水管理项目责任人:haoyunyun(郝允允)
联系方式:haoyunyun@mengniu.cn/15955516611
可持续管理委员会联络人:haoyunyun(郝允允)
联系方式:haoyunyun@mengniu.cn/15955516611
三、年度水管理提升计划
针对可持续水管理战略方向,武汉工厂对其风险来源与因素进行识别,并结合与利益相关方确认的共同水挑战项目,制定相关的可持续水管理计划予以改善,如下所示:
内蒙古人生就是博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资源可持续发展3年规划。
四、年度水管理目标与绩效
2024年低温武汉工厂为“AWS水可持续发展”输出项目已完成项目40个。
2025年低温武汉工厂为“AWS水可持续发展”输出项目共计44个,截止6月份已完成项目39个。
低温武汉工厂水绩效达成
|
绩效指标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1-6月)
|
产品用水量(吨/年)
|
864,033.09
|
698,247.23
|
318,345.90
|
单位水耗下降比例
|
/
|
19%
|
/
|
节水效果(吨/年)
|
/
|
165,785.86
|
/
|
五、可持续水管理承诺

六、废水排放水质
七、IPE情况公示
八、共同水挑战及场址应对方案
根据前期对相关方的走访调研,社区问卷调查以及收集的资料,结合人生就是博高科武汉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总结共同水挑战有5个,分别是:
1、水体污染 2、水价上调; 3、供水水质; 4、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 5、减缓气候变化
序号
|
1.6.1 流域共同水挑战
|
1.6.2场址应对共同水挑战的方案
|
场址应对方案
|
公共部门的计划或措施
|
1
|
水体污染
|
1、中央督察组点名批评湖北武汉:上报数据异常,大量黑臭水体不处理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E6TCV905561STF.html
……
截至2024年4月,武汉市提交的城市排水管网混错接点整改数据看似乐观,但督察通报却揭示了残酷的现实:整个湖北省的管网混错接、缺陷整改完成率仅为43.6%、41.1%。这一巨大的差距不禁让人对湖北省的环保工作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2、工厂门口与居民区之间的水沟,经常能看到各种垃圾;在雨水较少时,沟中水存在有发黑发臭的情况。
|
· 确保符合污水排放的标准和法规
· 参加节污减排项目(例如清洁生产,绿色生产)
· 污染减排措施或者项目(例如设置更严格的内部控制标准)
· 建立对场址内部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的定期巡检清理制度,避免雨污混排;
· 场址内初期雨水收集
· 化学品泄漏应急能力建设
· 组织和参加相关方对于府河流域的水质提升活动;
· 义务巡河,及时反馈发现水相关问题;
|
· 《武汉市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3-2025年)
https://hbj.wuhan.gov.cn/fbjd_19/xxgkml/ghjh/sswgh/202301/t20230119_2136681.html
(二)强化流域治理,推进不达标水体综合整治。
1.不达标河流、湖泊水体达标方案编制
2.良好河流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编制
在长江、汉江、金水河、举水、沙河等良好河流水体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3.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以维护长江、汉江流域水质良好为主线,分区域、分阶段推进滠水流域、举水-倒水流域、府河-通顺河流域、金水河流域及巡司河水环境综合整治。
(三)规范入河(湖)排污口管理,加强排查整治
1.源头管控
严格排污口审批,严禁新增入湖排口,坚持控源截污,完善流域污水收集处理规划,逐步提升流域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2.入河排污口排查
按照“查、测、溯、治”的工作步骤和要求持续推进市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
3.入河排污口分类治理及规范化建设
对于现有排口中污水直排、未纳入雨水排放体系、不影响防汛抗洪、不具备排水功能的排口,要坚决予以关闭或取缔;加快实施流域范围内雨污分流和混错接改造,逐步消除雨污混流现象;加强雨水口管理,强化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实施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4.强化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
制定全市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意见,持续推动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有序推进“编码、立标、溯源、监测、整治”工作。
(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清洁生产;
(五)提升城镇污染治理能力,推进生活减排。
1.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加强日常管护工作,常态化开展水体巡查,严防返黑返臭,保持水体良好状况。
2.污水收集体系建设
推进中心城区和新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建设,全面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完善乡镇污水处理与收集系统,提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全面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
3.初期雨水污染控制
推进初期雨水截留纳管、初期雨水处理设施建设,实行防洪与面源污染控制并重的城市雨水综合管理;对城市雨洪排口、直接通江入湖的涵闸、泵站等开展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控制。
(六)控制农业污染,推进农村整治。
|
2
|
水价上调
|
1、2025 年 4 月 2 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提出 “健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明确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费的边界,强化企业成本约束和收益监管,综合评估成本变化、质量安全等因素,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健全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水价的合理调整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指导方向,有望推动武汉市根据实际情况对自来水价格进行评估和调整。
2、水价中包含了自来水水费和污水处理费。随着供水水质和污水排放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制水和处理水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
|
· 工厂内部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手段,深挖节约用水,提高水效的潜力。
· 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
|
· 《武汉市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3-2025年)
https://hbj.wuhan.gov.cn/fbjd_19/xxgkml/ghjh/sswgh/202301/t20230119_2136681.html
(八)推进水资源节约,构建生态水网。
1、水资源总量和强度控制;2、工业节水减排;3、城市节水降耗;4、农业节水增效;5、鼓励非常规水资源利用;6、加强河湖水系联通;7、推进生态补水;
|
3
|
供水水质
|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水减少,含沙量增大,取水口的位置有时要向下调节;会利用长江水补汉江水,水质没有原来的好,主要是微生物方面。(走访东西湖区自来水厂了解到的信息)。
|
· 加强进水和水处理系统出水的水质检测,确保生产用水和员工饮用水符合要求。
|
· 今年武汉将进一步提高供水设施运维效能 全市47座水厂加密水质监督性检测
https://news.cnhubei.com/content/2025-01/27/content_18896572.html
1、2025年,武汉水务全面推进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供水厂改扩建工程、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工程、供水转压站建设工程、市政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市政供水设施保障能力。完成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重点城市相关建设工程,按期实现2025年中心城区市政供水管网供水漏损率达到8%以下的目标要求。谋划“一湖五库”应急水厂建设暨江北区域应急水厂工程。
2、提高供水设施运维效能。加密全市47座水厂供水水质监督性检测,保障全市供水水质安全。组织27座农村供水厂厂长及化验员开展供水设施运维及水质化验技能大赛,督促各新城区加强农村供水监管。加快推进强县工程关于农村供水指标考核工作,23座千吨万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覆盖率达到100%。
· 《武汉市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https://swj.wuhan.gov.cn/xxgk/new_fdzdgknr/new_ghxx/new_145gh/202203/t20220324_1944996.html
1、围绕 “一核两区、多轴多心” 城乡空间体系,优化供水系统布局,推进供水水厂新改扩建及升级改造,完善供水管网体系,增加中心城区与新城区管网的互联互通。
2、加强全市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建设,形成 “1 湖 5 库”
应急备用水源系统,打造 “双水源” 城市。
3、持续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开展优质饮用水试点。
|
4
|
暴雨导致的洪灾隐患
|
1、武汉由于地势地形,水文,气候等原因,经常出现暴雨导致城市内涝的情况,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2、24年,25年均出现了暴雨导致部分城市街道发生内涝的情况。
|
· 制定场址应对洪涝灾害的应急预案;
· 组织或参加相关方对于泄洪河道及防洪设施的保护宣传;
· 义务巡河,及时发现周边水道可能存在的阻滞风险;积极参与相关河道的保护工作;
|
· 《武汉市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https://swj.wuhan.gov.cn/xxgk/new_fdzdgknr/new_ghxx/new_145gh/202203/t20220324_1944996.html
保障水安全。优化调整汉口防洪保护圈和武湖、涨渡湖蓄滞洪区安全区,加快杜家台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推进江河堤防提档升级,实施重点湖泊堤防、水库、大中型涵闸除险加固,加强山洪灾害易发区域防治,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洪保障能力。实施泵站新改扩建、港渠整治及干支次管网;加强海绵设施建设和渍水点改造,深入论证超标排放系统建设方案。
|
5
|
缓减气候变化
|
气候变化导致武汉平均气温逐渐升高,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
· 承诺节能和碳减排目标
· 开发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案
· 推进绿色工厂建设
· 帮助流域内的相关方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水风险(干旱,洪灾,冰雹等)
· 增加企业自身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水风险水风险的能力(干旱,洪灾,冰雹等)
· 宣传和鼓励流域内的相关方承诺节能和碳减排目标
|
1、关于印发湖北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鄂环发【2023】14号-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12月23日
未来湖北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气温将呈继续上升趋势,北部增幅高于南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带来的气候变化风险将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极端高温、干旱、洪涝灾害风险增大威胁粮食作物产量和品质;水资源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水资源波动更趋剧烈,时空分布上更不均匀,将导致江汉平原和鄂东地区极端旱涝事件增加,武汉都市圈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湿地生态系统有功能衰退、生境破碎化趋势,湿地保护修复面临更多挑战;三峡、南水北调中线等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加大;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供给稳定性不足,用电需求呈持续增加趋势,能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深,极端气候条件下能源保供压力增大;高温热浪频率强度增加,人体健康风险加剧;极端降水更趋集中,城市内涝风险加大。
2、《武汉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实施方案》—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10月28日。
|
九、可持续水管理相关活动
联动周边政府单位、社区以及重要水相关区域开展可持续水管理活动:
1、走访水相关政府单位和重要水相关区域


2、走访厂区周边基站、流域内重要水相关区域


3、开展净滩、技术交流、现场走访、植树等多项活动


4、兄弟工厂之间最佳实践沟通

